• 1
  • 2
  • 3
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浏览文章
松山湖斥百亿巨资打造南部滨湖地区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26日 【字体:
    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位于松山湖的南部,南依巍峨山,北接松木山水库,紧邻大朗镇象山片区。距松山湖中心区约5公里,距东莞市区约20公里,距深圳光明新区约10公里,依托潮莞高速、环莞快速等多条高快速路可实现与东莞市区的便捷联系。
    南部滨湖地区拥有大量优质生态资源、一批国际化企业和机构及大量高素质人才,发展条件相对成熟,是松山湖园区近期建设的重点地区。
    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由核心区与扩展区两部分构成,总面积约20.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为松山湖园区南部片区,北、西至松木山水库岸线,南至松山湖园区边界线,东至莞深高速,总面积约8.9平方公里。扩展区为环湖路、虎岗高速、莞深高速围合的大朗镇片区,总面积约为11.8平方公里。
    核心区依山傍水,山水自然资源丰富,坐拥6平方公里水域背景及3平方公里的生态开敞空间。 
    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型企业
    该片区已进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型企业,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华为终端总部、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科研创新机构和企业,片区产业逐步实现高端化发展。
    具有大量高素质人群集聚
    随着国际化企业和机构的进驻,片区将集聚大量高素质人群,成为经济活跃、商务交流频繁、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创新平台。
    具备高标准的地块开发和设施建设基础
    依托大型企业和机构对国际化建筑形象及高品质环境的需求,使得该片区具有高标准的地块开发和设施建设基础。片区现已建成高标准的道路骨架网络,以环湖路为代表的道路设有较宽的中心绿化带和路边绿化带,整体的道路绿化较为丰富精致。
    目前,国际化高端企业、国际化科研机构与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加速集聚,片区逐渐呈现社区国际化、产业科技化的发展趋势。为满足高素质人才生活、生产需求,未来将逐步完善创新、服务、交通等各项城市生活功能,促使片区形成创新要素众多、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强、发展动力足的城市创新区。
近期依托散裂中子源、华为终端总部、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带动扩展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和生产要素集聚,逐步形成以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为 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松山湖在穗莞深区域创新走廊中的地位。
    扩展区是核心区城市与产业功能的重要延伸地区,是华为终端、散裂中子源等大企业机构上下游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服务的重要载体,依托核心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推进扩展区改造升级工作,未来与核心区共同组成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学研深度对接、产城高度融合的园镇统筹先行先试地区。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广东将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发展高地。
    在前不久召开的东莞全市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东莞明确将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及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并以松山湖片区为试点,先行先试,有序铺开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
    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这些机遇,松山湖(生态园)已经开始主动作为,从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的定位,便可管窥园区坚持差异化发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雄心与行动。
    由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和大朗象山片区所组成的连片区域,将有望成为松山湖片区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可以预见,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及其周边扩展区域,未来将成为全球科学家及人才研究前沿创新技术的重要坐标所在。
    现阶段,华为终端总部、中集智谷、东阳光药业总部、中以合作产业园等大型研发办公建筑项目已启动建设,并围绕企业、机构研发办公及高素质人才生活需求陆续启动华为湖畔花园、华为公寓、中集人才房、东阳光人才房等居住项目、莞美学校、松山湖实验小学等教育设施项目、金多港生活区、滨湖商业地块等生活配套项目的建设,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
    为将南部滨湖地区打造成为创新、服务、交通等功能高度复合的地区,近期松山湖管委会还将按计划启动公园绿化景观、道路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综合治理、商业配套设施建设等43项工作,投资估算超过10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各城市、各区域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结合园区实际,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以“为片区内高端企业、高等机构、高素质人才提供高品质工作、生活、休闲场所”的核心任务,促进核心区与扩展区城市产业功能的融合,最终将南部滨湖地区打造成为珠三角区域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城深度融合的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