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GDP同比增长7%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2015年07月16日02:20 重庆商报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现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96868亿元,同比增长7%。同时,房地产市场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房地产投资、市场销售、新开工面积近几个月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带动效应较大。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昨日下午联合发布了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37.90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居全国前列,经济运行呈现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1.3%,温和上涨。
全国
GDP同比增长7%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全国经济运行情况
GDP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同比增7%。
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8.4%。
CPI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增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同比增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同比名增9.5%)。
其他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37132亿元,同比增11.4%。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5亿元,同比增4.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
■消费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77亿元,同比增长10.4%。
■进出口
进出口总额11531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6.9%。其中,出口65722亿元人民币,增长0.9%;进口49594亿元人民币,下降15.5%。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调查失业率在5.1%附近。
基本面
显现缓中趋稳
稳中向好走势
上半年GDP增长7%,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它表明经济实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走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5月、6月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月份实际增长10.2%,6月份实际增长10.6%,也是连续两个月回升;上半年出口尽管增速只有1%左右,但是从月度的情况来看,6月份出口增长了2.1%,由负转正……
投资
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
今年上半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提升至11.4%,与1-5月份持平,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投资再次提速的背后,多领域重大工程包起到明显作用,显示出中央对投资进行优化,并且加速盘活存量资金的决心。
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66亿元,支持地方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达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今年6月以来,遵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七大类重大工程包。
楼市
市场已出现明显回暖态势
在上半年经济运行中,房地长市场回暖势头明显。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房地产市场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土地市场也开始升温,销售到投资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情况较好的主要是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
消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盛来运认为,这说明现在需求结构变化符合调控方向,结构在继续优化。
数据显示,新业态给消费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40%。
焦点
中国不存在GDP被高估问题
一些文章说中国GDP平减指数有些偏低,高估了GDP增长的数据,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际上存在着对核算方法上的一些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我国采用的GDP核算方法是用生产法来计算,把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二产可以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三产可以分为金融、交通和其他服务业等的增加值,分别算它们的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总体来说,中国并没有存在平减指数被低估、GDP被高估的情况。
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盛来运表示,从中国基本面的情况看,中国经济仍然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从经济运行的轨迹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提高,经济增速在向这个阶段的潜在生产率收敛,这是非常明显的。从投资角度来说,上半年投资计划的项目,二季度还没有进入操作阶段,效应也有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房地产,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对相关行业会产生拉动。“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可能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中国债务规模仍在安全线以内
盛来运表示,目前,包括中央债务在内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仍然在60%的安全线以内。中国政府赤字率也比较低,今年的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元,占GDP比重2.3%,仍然远低于3%的安全线。总的来看,中国政府的债务是安全可控的。 据新华社
重庆
GDP同比增长11%
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
重庆经济运行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7.90亿元,同比增11.0%。
第一产业增加值318.79亿元,增4.2%;第二产业增加值3325.38亿元,增11.5%;第三产业增加值3593.73亿元,增11.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7元,同比增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7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4元,增长10.8%)。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41.72亿,同比增13.0%。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6298.92亿,同比增17.5%。房地产开发投资1715.82亿,同比增10.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6.7%。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5.44亿元,同比增11.8%。
■进出口
实现进出口总值2616.57亿元,同比降2.1%。其中,出口1968.84亿元,增18.1%;进口647.72亿元,降35.6%。
■就业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79万人,同比增3.2%。
工业
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企业效益持续提高
数据显示,在上半年GDP增长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2%、11.5%、11.0%。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上半年,我市工业不仅实现快速增长,企业效益也得到同步提升。”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介绍,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502.86亿元,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393.79亿元,增长23.3%。
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
上半年我市投资表现依然抢眼。“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8.92亿元,同比增17.5%。”张富民介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1%。表明投资结构进一步完善。
就房地产市场看,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715.82亿元,同比增长10.5%;商品房销售面积2326.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
张富民说,上半年重庆房地产投资呈现一个“V”型走势,1~6月份投资增速比1~5月提升了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0个百分点。对稳定重庆经济的运行,促进重庆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房地产销售情况看,上半年数据表明,我市商品房销售回暖的态势基本上得到了确定,商品房市场的状况正在得到好转。
CPI
温和上涨 八大类商品“五涨三降”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3%,物价温和上涨。
张富民介绍,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五涨三降”。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五类价格分别上涨1.6%、3.3%、3.5%、1.6%和1.5%;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三类价格分别下降2.7%、0.3%、2.2%。
今年来,猪肉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有分析表示,随着我市能繁母猪存栏比重下降,后期供给减少,预计猪肉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后期物价或会小幅回升。
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07元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4.80亿元,同比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67.77亿元,增长19.6%,其中医疗卫生与计生、城乡社区、社保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2.5%、18.3%、17.2%、24.7%。
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全市居民的荷包也更加“充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07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7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4元,增长10.8%。
焦点
五大功能区域实现协调发展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五大功能区域呈现出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GDP分别增长9.3%、12.0%、11.5%、11.2%、9.8%。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表示,上半年,我市五大功能区域基本上呈现了一种差异发展、特性发展的局面。如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主要是投资在城市发展新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从房地产的情况来看,主要在都市功能拓展区;从工业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重点除了都市功能拓展区外,还有城市发展新区。
“从这几个主要的指标能够观察到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渐显示出成效,产业的发展正在按照我们想要目标在逐渐推进。”张富民说,如果分析投资结构的话,会发现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投资实际上主要投资在高端装备和制造业,城市发展新区的投资主要投入在工业,这都是符合五大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的。 商报记者 孙琼英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现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96868亿元,同比增长7%。同时,房地产市场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房地产投资、市场销售、新开工面积近几个月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带动效应较大。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昨日下午联合发布了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37.90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居全国前列,经济运行呈现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1.3%,温和上涨。
全国
GDP同比增长7%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全国经济运行情况
GDP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同比增7%。
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8.4%。
CPI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增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同比增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同比名增9.5%)。
其他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37132亿元,同比增11.4%。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5亿元,同比增4.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
■消费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77亿元,同比增长10.4%。
■进出口
进出口总额11531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6.9%。其中,出口65722亿元人民币,增长0.9%;进口49594亿元人民币,下降15.5%。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调查失业率在5.1%附近。
基本面
显现缓中趋稳
稳中向好走势
上半年GDP增长7%,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它表明经济实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走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5月、6月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月份实际增长10.2%,6月份实际增长10.6%,也是连续两个月回升;上半年出口尽管增速只有1%左右,但是从月度的情况来看,6月份出口增长了2.1%,由负转正……
投资
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
今年上半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提升至11.4%,与1-5月份持平,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投资再次提速的背后,多领域重大工程包起到明显作用,显示出中央对投资进行优化,并且加速盘活存量资金的决心。
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66亿元,支持地方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达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今年6月以来,遵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七大类重大工程包。
楼市
市场已出现明显回暖态势
在上半年经济运行中,房地长市场回暖势头明显。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房地产市场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土地市场也开始升温,销售到投资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情况较好的主要是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
消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盛来运认为,这说明现在需求结构变化符合调控方向,结构在继续优化。
数据显示,新业态给消费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40%。
焦点
中国不存在GDP被高估问题
一些文章说中国GDP平减指数有些偏低,高估了GDP增长的数据,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际上存在着对核算方法上的一些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我国采用的GDP核算方法是用生产法来计算,把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二产可以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三产可以分为金融、交通和其他服务业等的增加值,分别算它们的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总体来说,中国并没有存在平减指数被低估、GDP被高估的情况。
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盛来运表示,从中国基本面的情况看,中国经济仍然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从经济运行的轨迹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提高,经济增速在向这个阶段的潜在生产率收敛,这是非常明显的。从投资角度来说,上半年投资计划的项目,二季度还没有进入操作阶段,效应也有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房地产,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对相关行业会产生拉动。“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可能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中国债务规模仍在安全线以内
盛来运表示,目前,包括中央债务在内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仍然在60%的安全线以内。中国政府赤字率也比较低,今年的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元,占GDP比重2.3%,仍然远低于3%的安全线。总的来看,中国政府的债务是安全可控的。 据新华社
重庆
GDP同比增长11%
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
重庆经济运行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7.90亿元,同比增11.0%。
第一产业增加值318.79亿元,增4.2%;第二产业增加值3325.38亿元,增11.5%;第三产业增加值3593.73亿元,增11.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7元,同比增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7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4元,增长10.8%)。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41.72亿,同比增13.0%。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6298.92亿,同比增17.5%。房地产开发投资1715.82亿,同比增10.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6.7%。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5.44亿元,同比增11.8%。
■进出口
实现进出口总值2616.57亿元,同比降2.1%。其中,出口1968.84亿元,增18.1%;进口647.72亿元,降35.6%。
■就业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79万人,同比增3.2%。
工业
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企业效益持续提高
数据显示,在上半年GDP增长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2%、11.5%、11.0%。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上半年,我市工业不仅实现快速增长,企业效益也得到同步提升。”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介绍,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502.86亿元,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393.79亿元,增长23.3%。
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
上半年我市投资表现依然抢眼。“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8.92亿元,同比增17.5%。”张富民介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1%。表明投资结构进一步完善。
就房地产市场看,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715.82亿元,同比增长10.5%;商品房销售面积2326.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
张富民说,上半年重庆房地产投资呈现一个“V”型走势,1~6月份投资增速比1~5月提升了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0个百分点。对稳定重庆经济的运行,促进重庆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房地产销售情况看,上半年数据表明,我市商品房销售回暖的态势基本上得到了确定,商品房市场的状况正在得到好转。
CPI
温和上涨 八大类商品“五涨三降”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3%,物价温和上涨。
张富民介绍,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五涨三降”。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五类价格分别上涨1.6%、3.3%、3.5%、1.6%和1.5%;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三类价格分别下降2.7%、0.3%、2.2%。
今年来,猪肉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有分析表示,随着我市能繁母猪存栏比重下降,后期供给减少,预计猪肉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后期物价或会小幅回升。
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07元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4.80亿元,同比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67.77亿元,增长19.6%,其中医疗卫生与计生、城乡社区、社保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2.5%、18.3%、17.2%、24.7%。
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全市居民的荷包也更加“充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07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7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4元,增长10.8%。
焦点
五大功能区域实现协调发展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五大功能区域呈现出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GDP分别增长9.3%、12.0%、11.5%、11.2%、9.8%。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表示,上半年,我市五大功能区域基本上呈现了一种差异发展、特性发展的局面。如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主要是投资在城市发展新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从房地产的情况来看,主要在都市功能拓展区;从工业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重点除了都市功能拓展区外,还有城市发展新区。
“从这几个主要的指标能够观察到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渐显示出成效,产业的发展正在按照我们想要目标在逐渐推进。”张富民说,如果分析投资结构的话,会发现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投资实际上主要投资在高端装备和制造业,城市发展新区的投资主要投入在工业,这都是符合五大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的。 商报记者 孙琼英
上一篇新闻: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盘点 产量增3倍但仅占市场7‰ 下一篇新闻:广东省初步预计上半年GDP增7.7%